近日,深圳多部门联合印发《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》,共9大方面30条举措。措施涉及居民生活消费的方方面面,力度超预期,真金白银补贴居民消费,暖到居民心坎里。
汽车消费是深圳居民人生中的一次大额消费,关系到提高工作效率、便利出行、改善生活品质等方方面面。另一方面,汽车消费也是政府促进消费的重要抓手,是稳经济、惠民生的大事。本次深圳将鼓励汽车消费作为头等大事来抓,共出台10条措施,放宽购车条件,推动二手车交易,提供高额购车补贴,开展汽车下乡活动,扩大新能源车产销等,涉及整个产业链,力度大亮点多,值得点赞。
鼓励汽车消费的举措,不仅抓住了“牛鼻子”,更暖到了居民心坎里
深圳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从2015年2月开始摇号,每月一次,至今已有87期。参加摇号人数逐年增加,目前有150万人左右。中签率经常低于0.2%,不少人“全程陪跑”,为了一块车牌苦苦等待了7年多。期间,有人建议深圳增加车牌指标,也有人建议提高多年“未中签”申请人的中签几率,以便让这些需要购买燃油车的居民早日成为有车一族。深圳本次新增投放2万个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,通过专项摇号活动,面向仍在摇号且已参加60期以上(含60期)的“未中签”申请人进行配置,以切实行动回应民众呼声,解决多年摇号未中签居民的购车难题。
消息一经发布,很快成为热点话题,不少网友为此点赞评论——“陪跑选手内牛满面”“你敢给我粤B我就买一辆”“又看到了希望”“这一波操作666”。更有网友表示,摇号60期以上(未中签)的,你送(车牌)给他们我都没意见。
促消费不仅是刺激经济的应急之策,更应是惠及民生的长久之计。目前尚不知道深圳鼓励汽车消费的一些具体措施,例如本次新增投放的2万个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具体怎么分配,本次的购车补贴与此前省市区出台的补贴政策如何叠加等。希望深圳鼓励汽车消费的举措能形成一些长期机制,让居民购车更容易、更便宜、更省心。本次深圳促消费举措不满足于吃吃喝喝,也不是简单发放补贴,而是通过一系列举措,鼓励新经济发展,拓宽消费体验场景,推动消费提质升级。
深圳在5-8月期间开展消费电子专场促销活动,对消费者购买符合条件的手机、电脑、耳机、音响、全屋智能家电、智能穿戴设备、消费级无人机、智能家用机器人、智能健身器材等产品,按照销售价格的15%给予补贴,每人累计最高2000元。深圳是全球消费电子的高地,电子产品更新迭代快,产业创新动能足,居民需求大,市场前景广阔。通过消费补贴促进电子产品消费,不仅能满足居民工作、娱乐和健康生活所需,也是深圳保住市场主体,促进产业升级,稳住居民就业,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举措。推动消费提质升级,还体现在引领绿色消费浪潮上。深圳通过开展绿色节能家电促销,对消费者购买符合条件的家用电器按照销售价格的15%给予补贴,每人累计最高2000元。实施保障性住房“拎包入住”工程,为保障性住房配备符合条件的节能家电、智能家居。支持企业回收旧电子产品绿色利用,回收旧机在深圳翻新出售的,按照销售额的5%给予补贴。
此外,深圳鼓励广大市民走到户外,开放文体设施,发挥城市生态优势,促进旅游消费;积极开展草地音乐节、沙滩音乐节、粤剧周、青年艺术周、读书月、美丽星期天等文化活动,丰富城市文化,拓宽消费体验场景,打造时尚、休闲城市生活方式。深圳居民的消费需求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,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。据报道,今年第一季度,深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7.34亿元,同比下降1.6%。去年深圳社消零总额位居全国第五位,低于GDP城市排名。从人均社消零数据来看,深圳落后于南京、上海、苏州、北京、杭州等城市。
深圳特殊的人口结构,以及近期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,导致居民的消费意愿降低。在挖掘消费潜力方面,深圳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。如何降低疫情防控影响,抢抓“双区”建设机遇,建设国际一流商业消费街区,加快培育深圳本土品牌、商贸企业数字化改造、举办促消费活动等,推动深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,是对深圳政府的一大考验。而本次促消费30条举措出台,也体现了政府转危为机的决策思考和推动消费提质升级的切实行动。
从长远来看,疫情总会过去,消费必将回暖,一些应急的促消费举措将会取消。但深圳在疫情防控期间改善营商环境,破除消费领域体制机制障碍,推动企业转型升级,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等方面的努力不会白费,消费将成为深圳未来经济发展强有力的主引擎。